
400-123-4567
心理学研究表明,在小学阶段,孩子自我评价最重要的支持来自于家长和同学。作为父母,我们需要有能力科学地评价我们的孩子。那么父母该如何引导孩子积极评价自己,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呢?今晚,我们来听听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、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的建议↓↓↓
表扬孩子“细心”
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:“一切不良性格的根源都是缺乏自信”。
当孩子做了某件事后特别想得到别人的表扬时,如果父母能及时肯定孩子的能力、优点、进步等,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。
当然,表扬孩子并不容易,因为孩子可以自己判断自己受到的表扬是否恰当。
家长仅仅给出笼统的评价是不够的,比如“是的,你很棒”、“干得好”、“我为你感到骄傲”等,最好进行具体的分析,比如“方法很好”、“我很欣赏你的坚持”等等。
保护孩子的自尊。贬义言论是大忌。
有一天,家里来了客人,爸爸正在客厅里和客人聊天。小雨放学回家后,她完成了作业,交给爸爸审阅并签字。结果,她的父亲看完作业后非常生气。当着客人的面,他大声对小宇说:“我叫你多少遍了,要写得工整有序,你没脑子吗?还有,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错了,为什么?”你别再回去了,我看你就是个傻子!”
在这种情况下,小宇的父亲对孩子的评价不仅缺乏教育常识,还随意贬低孩子。
日常生活中,“没用”、“笨”、“没脑子”等评论,意味着对孩子的整体贬低和否定。家长不注意随口说出来,却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。
在与孩子沟通时,家长请记住:禁止贬低或否定孩子的整体。
“看看这个人是谁”
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,经常会提到孩子的一些同龄人,比如“看看某某”、“如果你能像某某那样就好了”等等。
不可否认,父母提及他人的初衷是好的。他们希望为孩子树立榜样,鼓励孩子更好的发展。
但这种做法往往会适得其反,孩子要么选择保持沉默,要么选择反抗。
事实上,当父母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人进行比较时,就意味着对孩子的负面评价,尤其是当孩子变得好胜的时候。这对孩子来说不是一种激励,而是一种严重的打击。
学会用期待的话语来评论孩子的缺点
如果孩子做事慢吞吞的,有的家长会直接向孩子表达“你太慢了,让人受不了”或者“这是你的缺点,你必须加快动作”。这些“诚实的表达”,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。
父母需要尽力表达期望,评论孩子的缺点。
例如,在确认了孩子的其他优点后,家长可以表达:“我相信你能加快工作速度”、“我觉得你的工作效率还有进步的空间”等。这样,孩子的考虑到内心的体验,也帮助孩子看到发展的方向。
引导孩子自我评价
小东很愿意帮妈妈做家务,但结果往往很不好。当他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时,他常常感叹:“为什么我总是不能做好呢!”
小浩这次考试没考好。妈妈问他:“为什么考试考得不好?”小浩沮丧地说:“我想我太傻了!”
孩子在遭遇失败时最容易否定自己、怀疑自己。这个时候,孩子尤其需要父母的关注。
家长要注意纠正孩子不相信自己的负面评价。千万不能让孩子认为他们不好。应该鼓励孩子“不要灰心,我觉得你只是成功了一点点,你一定能做得很好”。 “我不认为你傻。” “,我只是表现不好”等等,明确地向孩子表达了父母对他的积极评价。
来源 |孙云晓工作室微信公众号